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又一个小孩因溺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小编在横县红十字会看到此消息后, 十分痛心 真的不愿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
救援经过
事情发生在9月19日下午六点半,父母在石塘镇灵竹街经商的16岁山西籍男孩独自到灵竹街附近的双河村委水潭游泳,不幸溺水。当地派出所紧急求助横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出队救援。
9月19日晚上,横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出队到石塘镇双河村,成功打捞起不慎溺水的16岁男孩,但遗憾的是,孩子已溺亡...
横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救援经过▼▼
【19:30】横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6名队员在负责人刘正洪的带领下,带上橡皮艇、浮力马夹、救援绳索、营地灯等救援装备赶往事发现场。
【21:00】救援队到达现场,随后立即勘察现场,事发现场的水潭面积约500平方米,潭水清澈,水深6-10米,潭底呈圆锥形,从四周往中心逐渐变深,潭底布满石头,水潭四周道路狭窄仅能同时容两人通行,能见度低,救援环境非常恶劣。
【21:33】救援队准备就绪,在当地公安、消防和村民的配合下,开始组织队员下水打捞,经过来回多次探索。
【21:57】救援队成功将落水者打捞上来,交给当地相关部门处理,同时派出心理组队员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23:16】任务完成后,横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全部返回待命。
感恩横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支援 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愿逝者安息,孩子的父母节哀
溺水事故频发,小编也曾多次发文提醒 可还是有孩子因玩水野泳溺水出事 从去年到今年发生的溺水事故还历历在目 ↓↓↓ 2017年5月14日,莲塘镇佛子村沙场码头一名7岁男孩溺亡
2017年9月24日,横州镇蒙垌鸡儿滩,一名小学生溺亡
2018年4月21日,校椅镇北滩水库一名15岁男孩溺亡
2018年6月16日,百合镇平福渡一名15岁男孩溺水失踪
……
其中两起, 小编还单独推文提醒大家 敲响警钟! ▼▼ 百合镇平福渡一名15岁男孩溺水失踪6月16日,8个学生模样的男女青年在平福渡口周边游玩,后有二名学生先后下水游泳并发生溺水,一名离渡口较近的溺水学生被他人救起,而离渡口较远的另一名溺水学生被水冲走失踪。
校椅镇北滩水库一名15岁男孩溺亡4月21日下午5时17分,有7名学生在横县校椅镇北滩水库游玩,乘船时船只不慎倾覆落水,6人获救,其中一名15岁左右的男孩溺水失踪。4月23日下午13时30分,落水后失踪的邓某已被找到,但已无生命迹象,确认身亡。
这些惨痛的例子告诉我们 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不可以到江河、水库、溪流水深的地方野泳 即使是到游泳池游泳, 也要有大人的陪同!
下面小编在此给大伙普及 关于溺水急救的知识 希望每个人都知道 也希望每个人都用不到 ▼▼
首先切记不要慌张,想办法去除身上重物,然后放松全身,利用水的浮力将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头部尽量浮出水面,然后呼救。
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发现水面漂有浮木等可支撑身体的东西,应尽量攀住抓牢,等待救援。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当救援者出现时也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配合救助。有的人因为慌张而乱挣扎,或者去抓抱救援者的手腿腰等部位,这样反而会妨碍救援者的行动,甚至连累救援者。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既没有时间呼气、吸气,也无法大声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进行救助。
救人误区:手拉手施救
当有人落水时,岸边的人以“手拉手”的方式将他救上岸,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导致多人落水!
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最危险。
视频:大连市中心医院护士演示溺水后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急救误区:控水法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其源于人们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弃。因为控水会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
实际上,无论哪种控水方式,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正确的急救方法应采用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
所有的急救方法, 都只是亡羊补牢, 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才是至关重要的! 预防溺水,刻不容缓! 请家长们,一定要做到“四知道六不准”!
国庆长假快到了 希望社会、学校、家庭都重视起来 让孩子远离危险! 预防溺水警钟长鸣!
来源:横县红十字会、横县公安局、学校安全教育平台 综合编辑:横县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hengxian520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