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各地中小学期末考试陆续结束 属于孩子们的美好暑假来临了 在炎热的暑假里 许多学生喜欢结伴去游泳 既消暑又能锻炼身体 然而 接连不断的未成年人溺水事故 也让许多家长悬紧了一颗心 溺水已经成为中小学生 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
从去年夏季到今年夏季,横县也陆续发生了好几起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017年5月14日,莲塘镇佛子村沙场码头一名7岁男孩溺亡;
2017年9月24日,横州镇蒙垌鸡儿滩,一名小学生溺亡;
2018年4月21日,校椅镇北滩水库一名15岁男孩溺亡;
2018年6月16日,百合镇平福渡一名15岁男孩溺水失踪。
……
而除此之外 广西的其他地方也发生过多起学生溺水事件
•2018年从5月12日至14日,来宾市短短的3天时间内,就有3名学生溺水身亡或失踪。
•2018年5月19日,容县一小学4名学生,相约到江河内游泳,不幸发生溺水事故,一名11岁男生溺水身亡。
(网络配图)
•2018年6月7日下午,灵山县烟墩镇六局村年纪分别为九岁与六岁的两兄弟,独自跑到村附近的山塘玩水,不慎溺水身亡。
•2018年6月9日下午,合浦县常乐镇中心小学的六名学生结伴前往江边钓鱼玩水,其中三人下水游泳时发生意外,溺水身亡。
•2018年6月25日下午,桂林资源县梅溪镇3名初一女生溺水失踪,经过2天2夜的持续搜救,搜救人员于27日早上打捞出了第3名溺水学生遗体。
•2018年6月26日0时30分许,百色德保县城南桥附近,学生许某(男,13岁)和郑某某(女,12岁)在河边玩耍,不慎意外落水失踪。
(网络配图)
•2018年7月8日下午,汕头市澄海区6名儿童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擅自到莲阳河莲下镇段河边戏水和游泳,后其中2名儿童(均女孩,12岁,广西人)不慎落水失踪,经搜救,至7月9日凌晨5时许,2名落水儿童已被找到,均无生命体征。
水下的世界很危险,尤其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这些地方游泳,即便是游泳技术再熟练的人,也有可能发生意外。因为这些野外水域不仅有暗流,水底还有许多淤泥、碎石、水草。在不经意间,你可能会陷入淤泥、被碎石划伤、被水草缠住或者脚抽筋……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往往容易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为减少“悲剧”,警方在此强调 ◆ 不要去陌生的地方野游; ◆ 不要独自在水库、河边、池塘边玩耍; ◆ 未成年人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 ◆ 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 游泳前要做适量准备运动,以防游泳过程中抽筋。
警方特别提醒:家长平时多教导孩子,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即便和同学、朋友结伴,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也不要去。
落水时,该如何自救? 1 首先切记不要慌张,想办法去除身上重物,然后放松全身,利用水的浮力将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头部尽量浮出水面,然后呼救。
2 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发现水面漂有浮木等可支撑身体的东西,应尽量攀住抓牢,等待救援。
3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4 当救援者出现时也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配合救助。有的人因为慌张而乱挣扎,或者去抓抱救援者的手腿腰等部位,这样反而会妨碍救援者的行动,甚至连累救援者。
溺水误区:溺水后会大声呼喊?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如何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既没有时间呼气、吸气,也无法大声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发现有人溺水时,该如何救援?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进行救助。
救人误区:手拉手施救
当有人落水时,岸边的人以“手拉手”的方式将他救上岸,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导致多人落水!
救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最危险。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该如何急救?
视频↓ 视频:大连市中心医院护士演示溺水后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急救误区:控水法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其源于人们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弃。因为控水会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
实际上,无论哪种控水方式,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正确的急救方法应采用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
所有的急救方法,都只是亡羊补牢,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蜀黍要跟大家强调:预防大于急救。教导孩子正确的防溺水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平安愉快地渡过这个暑假。
暑假已经到了 望家长们都能随时注意家中小孩的去向 提醒他们不要随意到 江河、水库、池塘下水游泳 安全第一!
来源:横县公安局 杨帆 综合编辑:横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