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7 回复 0

新中国第一摸金校尉,盗墓技术高超,后悔没盗秦始皇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0 11:22:46|来自:广西贵港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内蒙古赤峰的古玩文物市场,人们叫他“祖师爷”,文物品鉴说一不二;在河北围场的赌场,人们叫他“关外盗墓第一高手”,经常随手掏出一件文物抵押;在老家,村里人叫他“老败家”,因为总是输钱。现在,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11·26”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头号犯罪嫌疑人。
该案被称为“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5人,摧毁盗墓、倒卖文物犯罪团伙10个,追缴文物1168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5件(套),据专家估算,市场拍卖价格逾5亿元——无论是抓捕人数还是追缴文物数量,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图为凌源市红山街道办事处牛河梁村上窑沟山梁上的一处盗掘现场。
古时候盗墓贼不能叫贼,由曹操开始设立摸金校尉,那都是国家发给牌照的公务员,也由此,古代的盗墓贼都把曹操叫做祖师爷。曹操这一派官盗,流传甚广,现在的小说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后世的官府再也没设置这一衙门。

但是摸金校尉作为一个民间盗墓派别流传下来。他们这一派盗墓主要技术为分金定穴,为盗墓派里面的技术流。很多盗墓者都有一套类似于中医诊疗手法的盗墓诀窍,即“望”、“闻”、“问”、“切”四字诀。“望”即看风水,看草木。“闻”即闻气味,“问”就是踩点。
“切”,是查找古墓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3层含义: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此人名字叫姚玉忠,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人,姚玉忠沉默寡言热爱钻研。姚玉忠的盗墓技术属于家传,是他父亲从他小手把手亲传的。他的盗墓技术最厉害的不是分金定穴,而是看天象看风水,据说姚玉忠非常自信,定准了一个墓穴,即便当天晚上挖不出,第二天晚上准能成。
姚某的盗墓团伙共有28人,和其他团伙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追随他的骨干成员董某是其心腹。作为团伙的“总指挥”,姚某白天独自踩点,晚间带领团伙成员实施盗掘。只要是姚某认准的地儿,他一定要挖到东西才肯罢手。一次没挖到,下一次再来挖,所以他常常会对同一个地儿多次挖掘,“绝不走空”。盗墓过程中,被他信任的成员可跟随一起挖掘,不受信任的只能负责望风、驾车。

姚玉忠盗墓30年,无一失手。手中过的宝贝数不胜数,那么是不是他有钱呢?他有一个外号叫老败家,他酷爱赌博,却十赌九输。据说他在河北某赌场欠下了7000万的赌债。有时候赌急眼,直接拿盗墓得来的文物上赌桌折价,明明100万的文物作价50万,以至于在逮捕前姚玉忠的账户上数字为零。
在跟随他的团伙成员看来,姚某虽有找寻墓葬的独家本事,但是他是个“没义气”的人,在分赃时“不讲义气”,常常分赃不均,这也使得姚某团伙中很多人都离开他单干。“大家一起挖,但挖到快要出东西的时候,姚某就自己一个人动手,所以有没有挖出东西我们不知道,挖出来了卖了多少钱我们更不知道。”团伙成员供述称,正因为这个原因,连姚某自己的亲弟弟都单干了。

姚玉忠作案太多,最终被逮捕,判处死刑。在私底下姚玉忠发出过感言,盗墓开始的时候本来是改善生活的辅助手段,后来成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的利器,最后死在这上面,不过死前仔细想想盗墓也是人生的爱好和乐趣,如果说遗憾的话,就是没见识过秦始皇陵到底是怎么样的奢华。民间高手,无奈走错了路,要是用在正规的路子上该多好!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