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胡铁军 通讯员胡海丽)一个农民,凭着一份意向性合同,伪造合同和公章,将工程对外转包,收取工程保证金132万元。8月5日,他潜逃失踪两年后,终被捉拿归案。
52岁的王某是湖南衡阳的农民。2008年底,他通过关系,认识海南某建筑公司的一个工程负责人。这个公司承包钦州港集装箱码头项目中1000万方的土石方工程量,并答应由王某带施工队进场施工。由于该项目仍未确定开工,王某被告知,他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土石方工程劳务合同只是一个意向性合同,不允许对外转包和收取工程保证金。王某承诺不对外转包该工程,但他很快食言了。
2009年初,建筑公司发现王某以之前的合同为据,四处找人转包,遂发函终止与他合作的合同。同年3月,王某伪造南宁市某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项目业主和建筑公司的进场通知书以及与建筑公司的第二份劳务合同,以此与多家施工队接触并取得信任。
从2009年3月到9月的半年间,王某与何某等7名施工队老板签订合同,共转包土石方工程量1950万方,收取工程保证金132万元。收钱后,王某无法履行合同,只得以各种理由敷衍施工队。同年9月,眼看纸包不住火,王某卖掉自己的轿车后销声匿迹。 受害人陆续向南宁警方报案,但王某音信全无,如同人间蒸发。今年6月27日,他被湖南衡阳警方抓获。原来,他潜逃回老家躲藏了近两年。
目前,王某已被移交南宁警方,并于8月5日被西乡塘区检察院批捕。
|
|